海峡时报/Toh Wen Li 12.06.2022 - 联合图书公司回顾 70 周年
Union Book对于一定年代的新加坡华文读者来说,友联书局这个名字(中文名称为“友联书局”)会非常熟悉。
自 1950 年代以来,勿拉士峇沙书店一直是华文文学的固定场所。它曾是新加坡从台湾进口书籍的主要渠道,目前拥有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 30,000 多种书籍。
它还可以在 10 个在线平台(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ikTok、微信、哔哩哔哩等)以及直播讲故事会和其他活动上找到。
55 岁的董事总经理马文静用普通话说,疫情加速了书店数字化的步伐。“与过去不同的是,你不能指望读者会主动来书店。你需要推销自己,告诉人们这些好书,并想方设法将内容带给他们。”
今年,联合书局迎来了在新加坡成立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时刻,联合书局出版了一本99页的华文出版物,回顾了其历史。
故事始于1949年,当时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离开中国前往香港,后来创办了一个以民主、经济平等和自由社会理想为基础的出版机构。三年后,他们在新加坡哥烈码头现已被拆除的温彻斯特大厦设立了办事处。
1956 年(南洋大学举办第一届课程的那一年),南洋大学在桥北路 469 号开设了一家商店,出售书籍以及自己的出版物,例如《Chao Foon》和《学生周刊》。
多年来,它经历了数次变革,从 1968 年位于北桥路 303 号的一家三层楼店,到 1981 年开业的现店。
已故的周礼良先生从 1977 年起经营联合书籍公司,2005 年将公司移交给马女士,他买下了联合书籍公司的所有股份,因此新加坡书店完全独立于其母公司。
1995 年,该书店开始销售更多简体中文书籍,目前简体中文书籍占其库存的 60%。该书店还在 Bras Basah Complex 三楼拥有自己的店铺。
虽然大多数顾客都是中老年人,但马女士瞄准的是年轻人。“家长们有需求,他们想给孩子买书,无论是分级读物还是图画书。我们试图让事情变得更生动,吸引更多的人,培养下一代。”
该公司有 18 名全职员工,年龄从 25 岁到 57 岁不等,大部分来自马来西亚。马女士于 1995 年加入公司,是一名中国移民,现为新加坡人。
她引用了一句中国谚语:“人活七十岁,何其难过” (70岁为七十岁)。
“如何让这家书店坚持一百年?这不能只靠我一个人,”马女士说道,她已经在团队中找到了继任者。
两周前《星期日泰晤士报》到访这家书店时,70 岁的顾客 YT Chua 刚买了一本瑜伽书。他用普通话说,自己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光顾这家书店。“我喜欢文学类书籍。我在这里能找到更多这样的书,其他书店买不到。台湾的书还是比大陆的好。”
南大于 1980 年关闭,对华文文学界造成了沉重打击。不过马女士说,这里仍然有中文书籍市场。
“人们总说中文水平越来越差,但是你看,一家中文书店却生存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