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代价: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和其后的政策失误
零的代价: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和其后的政策失误
刘浩典 / 季风带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ISBN:9786269872749
作者:刘浩典
出版社:季风带
出版日期:2025/06/25
【内容简介】
这本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集,探讨了中国在疫情期间推行清零政策的原因及其经济后果。书中论述,由于中国最初成功遏制新冠疫情,而大多数已开发国家未能有效控制病毒,清零政策逐渐演变为一种意识形态。推动清零政策的教条思维、自负及乌托邦式信念,同样也导致了一系列对产业的打压,尽管这些产业直到近期仍是中国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来源。其结果是中国经济急剧下滑,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并出现债务通缩现象。与此同时,国家的社会工程师们试图将经济转型为一个科技乌托邦,在未来产业中引领全球。然而,除非决策者承诺推动更深入的市场改革并建立新的社会契约,否则中国的经济崛起之路恐将面临危机。
「刘浩典以毫无保留的态度,深刻剖析了中国当前的困境,在当今这个对中国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显得弥足珍贵。他的批评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分析与行为学理解之上,毫不畏惧且直言不讳。他对中国错误的清零政策所发出的警告,已被证明是极具先见之明的。这本论文集将让读者对中国近几年的发展轨迹有更清晰的理解。」
——马努・巴斯卡兰(Manu Bhaskaran),Centennial Asia Advisors创始董事兼执行长
「在疫情期间,我一直依赖刘浩典在《南华早报》及其他媒体上分析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抗疫政策,与探讨各种替代方案。他的见解总是深刻,基于证据,且极为清晰。如今,我很高兴看到他的文章收集成书。在新冠疫情及其影响逐渐淡出我们记忆的时刻,这些文章不仅是对政策应对的历史纪录,也提醒我们存在其他可能但未获选择的路径。如果我们不幸再度面对另一场大流行,这些文章或将成为极具价值的资源。」
——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博士,《中国农村的命运与机遇》与《压力下的生活:一七〇〇―一九〇〇年欧亚的死亡率与生活水准》合著者
《零的代价》对中国清零政策及其经济影响进行了一场引人入胜且极具时效性的分析。刘浩典的精辟观察植根于行为经济学与复杂性科学,为政策制定中的自负与乌托邦思维所带来的危险提供了全新视角。这是任何希望理解疫情后中国发展的人都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白立邦(Naubahar Sharif)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主任
《零的代价》透过行为经济学、复杂性科学与敏锐的经济观察,对中国的清零策略进行了深刻的检视。这些文章揭示了体制性偏见与乌托邦式思维如何削弱有效的政策制定。本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平衡视角:既肯定了清零政策初期的成功,也批判了其意识形态僵化,让这些早期的成果演变为持续的困境。本书坦率且富有勇气,不仅要求政策负责,也指出了复甦与改革的机会。这本论文集不仅是对疫情及其后果的纪录,更是对如何平衡人类福祉、经济稳定与道德治理的深刻反思。对于任何想理解社会如何应对危机的人而言,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作。
——许思宁(Serene Koh)博士,新加坡行为洞察团队主任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