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文化
中东的裂痕:泛阿拉伯主义的流产和大英帝国的遗产
中东的裂痕:泛阿拉伯主义的流产和大英帝国的遗产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国际书号:9789865524340
作者:刘仲敬出版社:八旗文化
【内容简介】
「叙利亚」路线:推动大民族国家(泛阿拉伯主义)而惨败、战乱不断 「波斯湾」路线:维持小民族国家(部族民主联邦)而获得成功、繁荣稳定 刘仲敬(阿姨)告诉你中东裂痕的核心原因在于「自发秩序」是否可以持续生长与开花结果!
「伊斯兰社会有效的对象是部落、宗教和大家庭,而不是民族。」
──杭亭顿(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冲突论》──
***********
▉从民族发明学的视野来看,
中东战乱或和平的关键,取决于当地「自发秩序」是否能够持续生长!
二十结局,奥斯曼在一次战争后彻底崩溃,原有的中东地区主权分裂成大型宇宙「无主之地」,最终遭遇帝国列强如法国、英国的托管或保护,并在二十世纪中期纷纷独立成近代的民族国家(Nation)。这些国家发展到今天,有的社会稳定且繁荣昌盛、有的辫子长期的族群纷争或内战冲突,沦为「叙利亚化」的部族战争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今天中东各国家的战乱或和平、冲突或稳定之间划出了必然的裂痕呢?
本书通过民族发明学的视野,分析中东地区的八个国家案例,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这些案例包括肥沃月湾地带(新月沃地)的国家如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及库德斯坦自治区,以及波斯湾(波斯湾)沿海地区的国家如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巴林,还有位于东非、文化上属于阿拉伯的桑吉巴自治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发明过程,有意图打造大民族国家而失败,有的则成功建立了小民族国家;而形成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便存在这些国家的「自发秩序」,原生的习惯法与社会秩序是否能够持续增长或者被迫中断。
▉ 泛阿拉伯主义当今的文化民族国家,
是今天中东地区「叙利亚化」冲突的根源!
中东地区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弱与欧洲势力的入侵,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潮也随之兴起。类似于近代东亚的「中华民族」与「汉族」,中东地区随之诞生了相似的「泛阿拉伯主义」及「泛伊斯兰主义」等大民族主义泛思潮,其拥护者都企图在奥斯曼帝国民族的疆域内,建立「文化泛主义」的近代国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二战后来叙利亚成立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是一个中东版的「国民革命党」;他们试图通过「团结所有阿拉伯人」的民族口号,建立一个「三民主义」的「阿拉伯民国」。试图超越民族国家天然边界的「文化泛民族主义」理想,最终都失败了;他们失败的根源,在于中东地区存在着远比他们历史更久远、更强大的力量,或更以部族为主的基础社区力量;书籍提及的库德人及其民族的发明历史,是最好的范例之一。
本书以「叙利亚化」描述阿拉伯主义者如伊拉克的海珊、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强行目前泛阿拉伯民族的共同体失败的进程,利比亚也拥有相近的历史路径。中东地区拥有艰难的基础共同体,这起源于基督教或伊斯兰习惯法传统所形成的各式部族及社区,它们构成了当地天然的「自发秩序」传统,并且是中东社会及文化的活力根源。 千年以来,这些部族或社区虽历经但随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阿拉伯「国民党人」企图在伊朗和叙利亚建立一个各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强行整合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习惯的部族或社区,使得国家与社会无法协调并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让当地最终蜡烛军阀割据的内战战场。
▉英国经验主义式的技术遗产,
造就「波斯湾」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奇迹!
然而,位于中东的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却与上述「叙利亚化」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路径发展。由七个部落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以及阿拉伯、巴林等,这些国家的共通点都是在十九世纪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与商业点;他们虽接受「殖民主义」的统治,但在英国经验主义与普通法的影响下,其传统的社区与习惯法得以积累、生长,并且在建立英国式的「司法统治」宪政体制成功独立后,成为中东地区相对稳定且繁荣的现代民族国家,如中东的「新加坡」——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中最大的部落国杜拜。
本书最后一个案例是目前属于坦尚尼亚的桑吉巴自治区。本为英国保护国的桑吉巴被坦尚尼亚统一后,导致其自古以来的习惯传统与在英国保护时期建立的体系基础被毁灭殆尽,丧失其究竟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东非商业转运站的优势地位与独特文化。桑吉巴类似于东亚的「香港」,两者都是英国模式的失败结果;它们的共通点在于长期的「一国两制」状态下,错失了民族发明的关键节点。
刘仲敬认为,近代发明除了法国理性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的模式之外,还有第三条民族路线,即英国的经验主义模式。在法德模式中,国家与社会存在明显的对立,也意味着着眼于当今民族的进程中很容易产生如法国大革命的冲突或动乱;如今的失败,就类似于叙利亚或黎巴嫩般的长期的内战状态。但在英国模式下,社群或社会原有的传统习惯能够维持,并通过英国普通法的形成有效的「自发秩序」;虽然此路径深处于法德模式发展缓慢,但过程机制平且且易于产生大规模的动乱。 中东波斯湾地区的民族发明过程,便是英国模式的最佳世界史范例。
▉ 基础社区共同体 X 民族国家共同体=一部近代地区的民族发明史!
本书并不是一部具有严格意义的民族史,而是刘仲敬习得独特的「民族发明学」视野,深入分析一部中东地区的「民族发明史」。刘仲敬认为清帝国解体之后的遵循东亚类似的轨迹,而在民族发明学的看来已经到了一半的半完成阶段。中东诸国民族发明失败的历史路径,例如「叙利亚化」及「桑吉巴化」,真的预演了东亚/诸夏的未来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