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产品信息
1 / 3

大是文化

消失的香港:从鸦片战争、97回归港版《国安法》,香港如何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东方明珠?如何扮演关键地点?

消失的香港:从鸦片战争、97回归港版《国安法》,香港如何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东方明珠?如何扮演关键地点?

常规价格 $35.32 SGD
常规价格 $39.24 SGD 促销价 $35.32 SGD
促销 售罄
已含税费。

国际书号:9786267448458
作者:柳泳夏
出版社:大是文化

【内容简介】

★韩国Yes24、阿拉丁等网路书店排行榜,一上市再刷三次 ★《朝鲜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推荐 ★独家收录:作者柳泳夏教授给台湾读者的繁体中文版序
◎鸦片战争后,英国指名要这个只有8000人的小渔村。因为那是太平洋入口。
◎面积这么小,为何经济自由度全球第一?因为这里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
◎ 表明自己隶属哪个同乡会,事业就会被保护,在香港,否则比法律更重要。
◎港人想「去中国化」,《国安法》不是导因,1967年六七暴动就已埋下抗争种子。

现在的香港,普通话多了,广东话少了!简体招牌多了,港味小店少了,
讲述黑道事的港片少了、取而代之虽远必诛的内地爱国电影!

路边小广场的《苹果日报》、《立场新闻》没了、街道上的六四个符号也消失了,
出来的多的是《国安法》,和新闻播放前要先放45秒的「国家宣传片」。

本书作者柳泳夏,是韩国白石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香港主修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并取得硕士学位及金钱。
于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任教,也是中国南京师范大学中韩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他留学香港、游走两岸叁地,十三年来亲眼见证香港的社会文化变化,
本书是他从外国人的「第三眼」历史角度出发,
从鸦片战争、97年回归港版《国安法》,
香港如何变成我们记忆中的「东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关键之地?

◎ 主权模煳、教育自由,小渔村变全球金融重镇从历史角度看,香港最大的失败是「一直主权很模煳」,
但也因模煳(零关税),制定成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第一的「地方」。

创造出香港跳跃式经济增长的主因,就是「英式教育」,
香港政府当年埋下的「自由之风」,让香港主要大学至今仍居亚洲前茅。

◎97回归后,这里是让「中国人最快富起来」的地方中国政府曾派公务员到香港学金融体系,
因「港式停滞」世界闻名,成为中国最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典范。
还一年派送7,000名中国游客刺激消费,振兴香港经济。

直到2000年,「蝗虫」开始入侵:中国的新人海战术。
(这是港人对以购物、旅游、孕妇生产、移民为目的的中国人的抑制。)

这群人抢奶粉、抢医院病床、连便利店的东西也被一扫而空。
此时的回归,对香港人来说,经济利益已经无法取代实际生活的不便。

◎《国安法》出现:用意识教育,把港民变国民《国安法》生效后,政治倾向已成人事标准,缺乏能力。
小学生要接受「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为了把香港市民变成中国国民。

后遗症是?迄今为止已超过3,800位公务员请辞,重新回归后最高纪录,
劳动人口也减少约20人。
因为只有「爱中国者」才能成为香港领导人。

香港大学建校、省港大工人、邵氏电影成立、六七暴动、还有2014年,香港展开79天奋战直选的「雨伞革命」,抗争活动最终黯然落幕;
2019年反送中运动,虽让港府撤回《逃犯条例》,却也衍生出元朗白色恐怖事件。

很多人都在问香港的下一步是?这颗东方明珠如何再次输入关键地点?
研究中港台问题三十多年的学者,给了答案:
当中国政府陷入与外国强权“非我即敌”的经济困境时,
利用香港地利之便,重新与世界经济接轨,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桉。

查看完整详细信息